有一種書,是歷經不同年齡與經驗,每次閱讀都有不同收穫,P. J. Palmer所寫的小書《與自己對話》(商周出版社)就是這樣的好書。這本書可以說是Palmer的個人生命傳記,也有他對人生如何尋覓適合志業的濁見,文字讀起來淺顯易懂,十分有趣。
出版社的行銷文還是比較厲害,他們說:「給處於焦慮和迷思中的你,一本指引人生,洞見靈魂的導航之書」,應該也不為過!
在這本書裡,Palmer直接點出當代社會中許多人經常把媒體或周遭人的成功結果,當成固定不變且普世通用的法則,然後不斷拿自己的一舉一動相互核對。所以當我們靠到有人看似一呼百諾、穿著時尚、眾人喝采,就直接把它列為自己的偶像標準。
Palmer認為,當我們尚未成熟時,確實需要一些角色模範來當我們的榜樣,讓我們比較清楚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如何做才能成為「那個樣子」,而那個樣子就是我們心中暫時的成功。但如果成年之後我們還反覆出現這種生活模式,就會對自己和周遭人產生莫大的傷害。
先從我們在專業領域裡服務的對象來說,如果我們長期投入或給出去的東西自己打從心裡不認同,或者根本沒有這些能力,表面上即使外人看來光鮮亮麗或慈悲,但服務過程中依舊會冰冷無比,甚至只是把服務對象當成換得虛榮的工具。
換言之,如果我們所做的事或給出去的東西是自己十分認同,甚至有能力不斷生產出來的,即使我們長期堅持、不斷付出,也會自行再造並自動平衡。反之,給予的若不是發我們內在的東西,很快就會耗竭,而且服務對象也會因為我們不當方法而受到傷害。
所以Palmer提醒我們,「志業」(vocation)不能單靠意志力堅持勉強求得,而是要先聆聽自己內在的興趣、能力與價值立場,我們得先花時間聆聽自己生命歷程中所發生重要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而不是我們腦子裡想怎麼做就去做。
事實上,「志業」的英文源於拉丁文的「聲音」(voice),強調得先聽我們的生命召喚我們做什麼事情。這種召喚絕非是「我必須」,而是「我適合」。而且這種「我適合」不是為了討好周遭人或贏得掌聲,而是在心靈上能勝任愉快、能力上也能具備核心能力。
這就是Palmer不斷在書中提到:「傾聽自己生命的聲音」!所謂的「志業」或「天命」不是強迫自己追求能力範圍以外的,而是要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寶藏。志業或天命的呼喚並不是外來期待要求我,要我變成不是自己的那個人,而是讓我成為與生來就適合的那個人。
但很可惜的是,多數時候周遭人對我們的期待標準,經常與我們究竟適合成為怎樣的人無關,而是迫不及待想把我們安插在某個大眾稱許的位置上。如果我們不先花時間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與價值觀,就貿然跟隨周遭人的期待或多數人的價值觀謀求職業,所做出來的事情只會讓自己醜態畢露,甚至危害自己與服務的對象。
最後,Palmer在這本書的最後一章也提到,在人類世界裡,「富足」必須靠一群懂得分享、互助的人創造出來,而非在斤斤計較、患得患失的競爭與掠奪環境下自動產生。無論是財富、權力、愛情或其他資源,「富足」法則不是大量蒐集、累積、炫耀、計較,而是相信供應充裕並且有助社群長遠發展。這樣,即使當我們陷入困境或有迫切需要的時候,還是有信心能從其他人那裡得到這些必須的幫助或物資。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