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上週我去一個社福機構做團體督導,過程中我跟社工師們聊到自己的焦慮,我說:「其實每次我到不同的社福機構做團體督導時,心中都會有些焦慮,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有一位資深社工師說:「因為每個機構都有它內部複雜的人際問題,而且團體督導還要想盡方法去挖工作人員內心真正的感受和想法,但這些經常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聽到自己心裡的感受被說了出來,有一種被同理的喜悅,於是我笑著說:「嗯!果然是資深的工作者,你說的真的都是我的焦慮誒。但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焦慮,就是社福機構裡的社工師或諮商師都擁有相當豐厚的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我要做什麼事情、背後有甚麼想法,這些助人工作者也多少可以猜測得到。
所以,有時候某些社工師或諮商師對於我拋出的自我探索問題會很抗拒,因為平時他們已經很習慣分析別人,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現在要轉換角度去分析自己、承認自己也有一些尚待解決的困難,自我認同與價值感一定會受到衝擊。
也因為這樣,每次我去做社福機構做團體督導,都會跟大家說:『我的實戰能力沒有你們強,畢竟你們長期在第一線服務,最瞭解現場的問題。我的功能大概就是從你們比較不常使用的角度,協助你們看到不同層面的自己,或跟你們一起探討眼下瓶頸的可能成因,尋找自己投入助人專業的初衷是什麼?你們多數的問題,我大概也是束手無策』!」
特別是找到屬於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初衷」,通常是我覺得最重要、也最能給助人工作者帶來力量的事。就像Grün生動的描述:「我們可以問自己,小時候,我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從事什麼職業?或者我小時候非常喜歡玩什麼,玩再久都不覺得累?......接觸到這些圖像時,我們工作起來就會很起勁。」
一旦助人工作者可以更專注與服務對象建立信任關係,雙方就可能更安心地將自己的擔心、恐懼、渴望與憤怒都交托出來,一起探討這些問題與情緒背後的可能原因,進而擬訂具體可行的問題解決策略。
在這種「關懷者」與「被關懷者」角色流動的狀態下,沒有人是絕對的專家或服務對象,而是在共同經營一個問題解決小團隊,所能達到的服務效果自然大為提升,服務績效也比較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達標」!
反之,當助人工作者被主管機關的業績指標挾持,眼睛裡就只能充斥著如何在最短時間衝高服務者人次,並且不斷詢問服務對象「改變了沒」?於是,被助人工作者和接受服務的人都很容易感受到「必須改變的壓力」,而不再是在信任中全神貫注地聆聽、真誠回饋,一起享受找尋更好問題解決策略的成長喜悅。
所以Grün建議助人工作者(我甚至覺得各行各業都適用這個道理),要讓自己的初衷或內心的專業想像帶領自己每一天的服務,讓它們成為自己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而不是被周遭人不切實際的期待或僵化的服務績效指標綁架。
Grün所說的道理,就是《聖經》提到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33)。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諸如自信、被愛與幸福,都不是客觀存在且可被具體掌握的「東西」,而是我們得先有「初衷」和具體「人生目標」,並勇敢地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一路上,周遭人會更容易被我們的真誠、善意與勇氣感染,甚至一起加入我們,並對我們投以信任與肯定,自信、被愛與幸福自然也就伴隨而來!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