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123RF
我從捷運古亭站出來,走到學校的路上會經過兩家房屋仲介公司,其中一家公司貼了一張徵人海報是這樣寫的:「改變未來,就是現在」。
我站在海報前想了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好像是說:「如果現在加入他們公司,未來前景就會更好」。換言之,努力改變現在,未來就/才會更好!
確實!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努力當下的重要性,所以從小到大我們經常被教導「現在影響未來」。但我也很喜愛德國盼望神學家J. Moltmann所說「未來引導現在」的概念:尚未發生的「盼望」,不僅可以指引我們當下困境人生方向,更可能引發源源不絕的行動力。
「盼望」是什麼?盼望就是向還沒有發生的未來眺望,殷切期待我們很想要卻還沒看見的人事物,有朝一日能真正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但既然什麼都沒看見,如何能給我們帶來生命的盼望與動力?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靠「相信」或「信心」,因為唯有我們心裡堅定相信某件人事物很可能、甚至必然發生,才可能產生殷切期待的「盼望」與力量!
就像我在臉書經常分享到的,高中和大學時期的人際疏離與茫然,讓我常有強烈的孤單、無助、茫然和被遺棄感;但也就是在搞不清楚的傷痛之中,我用未來渴望成為一個「陪伴學生成長的大學老師」或「有能力設計深入交流人際連結方案的社工師」,這兩個盼望所衍生的生活故事想像,給我創造持續提升核心能力的強烈動機。
所以「人與人應該有更真誠且深入的信任連結」的堅信,給我在痛苦與茫然的青年階段帶來渴望成為「老師」和「社工師」的生活故事想像;而這兩個角色的美好盼望,又回過頭指導深處困頓中的自己學習認識並接納自己,一點一滴累積成為「老師」和「社工師」的能力。
也因為這樣,在我31歲成為專職老師以前,幾乎都是處於「半成品」或「拼裝車」的混亂狀態;甚至時至今日,我也還得藉由詢問學生持續調整自己對待他們的態度與策略。相信到退休的那一天,這份盼望都會是我面對教學挫折和恐懼的重要動力來源。
事實上,生活世界裡包括前幾天我在臉書跟大家極力推薦的治癒系日劇《週日晚上左右》、經典動漫《約定的夢幻島》、《葬送的芙莉蓮》和《排球少年》,以及暢銷寓言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都是能給我們當前困境創造無限想像盼望的故事與神話的具體案例。
就像存在主義哲學家Rollo May,一直很重視「神話」對人類「盼望」的影響力。因為生活在科技與理性高度發展的世界,神話經常被等同於愚昧、落後、迷信、甚至不屑一顧的同義詞。但在Rollo May眼中,「神話」卻是每個人賦予自己客觀生命主觀意義的重要元素與方式。
特別是面對找不到原因的苦難事件,Rollo May認為唯有透過神話提供的因果關係或未來盼望,人們才能跳脫缺乏意義和人生方向的無力感,從過度焦慮的苦悶中解放出來。所以許多助人工作者會鼓勵服務的對象,認真找尋、建立自己的神話,無論這些神話是來自宗教、自由聯想或幻想,神話都能為苦難或茫然中的人指引一條創新之路。
Rollo May甚至認為,神話像一個房子的樑柱,外表雖然看不到,卻是支撐房屋結構穩妥所不可或缺的。就像德雷莎修女不可能減輕加爾各答的重大苦難,史懷哲也沒能減緩非洲的瘟疫,但這些人仍是神話穹蒼中閃亮的星星,使人們相信茫然的人生或悲慘的世界中依舊有值得自己認同的價值理想及期待表人物存在。
最後,我想用宋泉盛《古早古早有故事》書中的一段話,來做個小結:
「在絕望無助時,除了講故事,還有什麼呢?當我們不知所措時,講故事不是能夠讓我們重拾信心與希望嗎?碰到個人或是國家危機時,分享故事不是能幫助我們將危機變成轉機嗎?故事中的歷史指引我們方向。故事中的幽默賦予我們勇氣。故事中的希望增添我們力量去面對未來,在黑暗之中,故事成為照亮前方道路的亮光」。
◎ about 徐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