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怀疑,两者都可能是真的!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24.05.26



图片提供/123RF


前些时候我接到一通某大学老师的来电,他说他正在面试新员工,许多年前我曾共事过的一位同仁也有去投递履历,所以他希望我可以提供一些资讯,好让他判断这位应徵者是否合适那份工作。

其实接到这类电话,我心中都会十分不安,一方面我提供的资讯可能影响对方用人的决定,彷佛我在替他承担后续结果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也不确定他所询问的应徵者这些年来有没有新的改变?所以当天我在结束这个通话时,我跟对方说:「老师,建议您还是要自己判断,因为我跟他共事的经验已经是好多年前发生的事,说不定这些年他有什么新的改变?」

就像2021年底梦想城乡协会新书出版的时候,如果是我许久未谋面的高中或大学同学看到这本书中的我,不晓得会不会大吃一惊?甚至会想拿着这本书大声告诉周遭人:「你别相信徐敏雄,他以前高中/大学的时候根本不是这本书中说的那样;我告诉你,他以前很自私、很自我中心……(各种负面情绪倾巢而出)。我甚至还可以举好多例子让你了解他真正的面目。」 结论是:这本书中对徐敏雄的描写,简直是胡说八道!

写到这里,我都觉得自己很有想像力!哈哈哈哈……但这样的想像力绝非从天而降,而是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就像我在刚开始当老师的初期,曾经告诉身旁某个老师,他在某场研讨会上遇到的顶尖学者,其实是我在大学社团认识的某个花心学长……。我就是这样苦口婆心地规劝那位老师,千万别被一面之缘骗了!

或许有些人也跟我一样,习惯用自己过去与某个人互动的某段记忆,当成对方永远无法抹灭的定型印象,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真的很有可能改变,不是吗?

所以,当我听到老朋友说:「敏雄我觉得你跟以前比,改变好多」的时候,我当下反倒感到欣慰,因为这代表这些年来我没有白活,而是朝向自己更期待的方向前进了!

或许对许多人而言,「改变」有点令人尴尬,因为它等于承认过往的自己有些疏失;另外,「改变」也经常令人焦虑,因为调整后那个新的自己不知道会不会更好,以致过程中不仅身旁的人可能质疑我们没有原则,我们甚至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缺乏稳定的人格。

但「改变」也可能意味着「朝向更好」。就像我们看到一朵花绽放得很灿烂,可想而知,它先前一定是从一个花苞转化过来;当我们继续往前追溯,更可能发现这朵花在形成花苞之前,也必然是一颗种子。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预料到,眼前这朵盛开的花儿接下来可能结出果子,最后朝向凋谢之路前进。

一颗从种子开始慢慢茁壮,含苞待放、灿烂绽放、结实累累,最后到凋谢回归尘土,表面上它虽然历经不同的外表形式,甚至后一个阶段都是在否定前一个阶段存在的样态与不成熟,但实际上一颗种子在尚未成长茁壮之前,就已经蕴含后续精彩丰富的成长基因。

所以,花儿看似「否定」前一阶段的自己才能持续成长,一步步完成它被上帝赋予精彩的生命任务;实际上,整个改变的过程乃是一株植物最完整生命的体现。

从这个植物自我否定/改变/成长的道理,我体悟到改变不见得一定不好,当然,它也不见得更好。但正是这个「成长的不确定性」,让我会战战兢兢地努力栽培自己。

也因为这样,如果真有一天,有人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别听徐敏雄在书上或分享场合中所说的故事,我以前认识的他根本不是这样,他在胡说八道!」你既不用怀疑他的话,也可以同时相信书中或分享会中的我,因为两者可能都是真的。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