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书信中的恩典

【作者:托马斯・施莱纳(Thomas R. Schreiner )神学 2023.04.16



图片提供/123RF


保罗书信的核心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荣耀。基本上,保罗宣讲的福音是关于上帝的儿子主耶稣基督(罗一2-4)。对保罗来说,福音是至关重要的(林前十五3),而既然福音是关于基督,那基督就是最重要的。保罗将福音的信息总结为:基督按照旧约的预言为我们的罪死了,并且复活了(林前十五3-4)。保罗说福音宣告耶稣是主(罗十9),强调罪人必须相信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且复活,才能得救(罗四25)。

因为福音是保罗书信的核心,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会看到他的书信从多个角度描述基督所完成的救赎工作。任何一个名词或比喻,都无法完全描述上帝在基督里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丰盛的作为。因此,保罗将上帝在基督里的救赎工作描述为:称义、拯救、和好、得儿子的名份、救赎、挽回祭、胜过罪恶的力量、成圣、重生和拣选,以及其他主题。这些词汇每一个都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它们让我们得救的故事变得多采多姿。它们不仅仅是抽象的神学词汇,因为神圣的法官已经宣判我们是义人,已经将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使我们成为上帝的朋友,进入他的家中,得以脱离罪恶的权势。我们已经看到基督的死平息了上帝的愤怒,他战胜了撒但和魔鬼,升为至高,而我们已经重生,并且是在世界被创造出来以前就已经蒙上帝拣选。贯穿众多救恩描述的是这样一个真理:救恩是出于上帝的恩典。信徒得救的基础并非因为他们的顺服或美德,救恩是上帝赐给那些相信基督的人的礼物(弗二8-9)。

为什么我们需要救恩?

因为赐给信徒的救恩如此奇妙,因此保罗书信都浸透着一种赞美和感恩的氛围。信徒深深意识到,他们喜悦的一切都已经赐给他们了(林前四7)。信徒的赞美,也根植于他们深深知道他们的罪使他们不配得到上帝的恩典。罪基本上是拒绝感谢神、不将荣耀归给神的(罗一21),未重生的人不会愿意将生命献给上帝,不会敬拜创造主,反而敬拜和效忠于受造物(罗一25)。他们没有以上帝为中心,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他们背弃上帝,不将生命的主权交给他。换句话说,罪的特徵就是偶像崇拜。

罪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罗一24-32)。人类生活的特点是淫乱、通奸、嫉妒、愤怒、谋杀、争斗、纠纷、欺骗、撒谎、偷窃、傲慢、骄傲、贪婪和不顺从父母。换句话说,人没有遵循上帝的律法:「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上帝要求的是完全的顺服,但没有人能守全上帝律法所有的要求(加三10;五3)。按着律法的标准,也就是靠着守律法的行为,没有人能在上帝面前称义(罗三20)。律法不能拯救人,因为它显明了人的罪。

显而易见的是,尽管人都是罪人(罗三28、四1-5、十1-8;腓三2-9;加六12-13;弗二8-9),人却很容易因为遵守律法而自夸。这种倾向显明了我们人是多么自欺和傲慢。只有信心才能救人,使上帝得着荣耀,因为信心使人认识到,力量和能力只能从上帝而来(罗四20-21)。「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十四23),一个人不相信上帝就表明他依赖的是肉体和人的能力,这样荣耀就归到了人的身上,而不是归于上帝。

以弗所书二章1-3节阐明了人的罪性。在得救以前,人是在世界、在肉体和魔鬼的权势之下。我们可以说,罪是社会性的、心理性的,也是灵性的。以社会性的角度来说,世界的压力和影响力引诱人去犯罪;就心理性而言,不信者心中的欲望是属肉体的、是自私的;就灵性而言,不信者活在撒但和魔鬼的统治之下(罗六10-19)。因此,罪人被罪所奴役,也就不足为奇了(罗六6)。人没有能力服从上帝,也无法遵守他的律法(罗八7-8)。人的属灵景况不仅是病态或软弱的,而且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1)。

事实上,人类是以亚当儿女的身分进入世界,由于亚当的罪行,我们进入这个世界时灵性已经死亡,并在上帝的面前被定罪(罗五12-19)。人类的生活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个人性,所有人都是亚当的后代,而亚当是我们立约的代表,因此当我们出生时,我们在上帝面前就是有罪的、没有生命的人。

基督和圣灵的位格

保罗所说关于罪的内容,使我们越发深刻感受到基督为属他的人所成就的救恩的奇妙和荣耀。令人惊叹的救赎大工必然出于令人惊叹之人,保罗向他的读者显明耶稣基督的身分。他是大卫的儿子,是旧约中应许的那位弥赛亚(罗一3;提后二8),他实现了上帝对大卫王朝的应许(撒下七;诗89、132)。他是第二亚当,胜过了第一位亚当的罪,以他的公义遮盖他的子民(罗五12-19;林前十五21-22)。他是崇高的主,他在为子民受死后得到了荣耀并被高举(腓二6-11)。他是上帝的儿子,与上帝的本质相同(罗一3-4),因此与上帝本身有相同的身分(罗九5;多二13)。耶稣基督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西一15),是万物的创造主(西一16;林前八6)。上帝所有的丰盛都在耶稣身上(西一1;二9),因此他「在凡事上居首位」(西1:18)

因此,从根本上说,基督徒的生活是以上帝和基督为中心的。信徒无论做什么,或吃或喝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林前十31)。另一种表达这个真理的方式是,信徒所做的一切都是「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西三17)。信徒如何以讨上帝喜悦的方式生活?根据保罗的说法,信徒必须靠圣灵的力量生活。信徒必须被圣灵充满,才能喜乐地过着合乎上帝旨意的生活(弗五18)。当信徒随圣灵行事,顺服圣灵,与圣灵同行,并「顺着圣灵撒种」,他们就能胜过肉体的欲望(加五16、18、25;六8)。主的灵带来了自由(林后三17),那些行在圣灵中的人遵从主的旨意(罗八4)。

因此,根本上来说,保罗的神学是三位一体的:伟大的救赎是父、子和圣灵的工作。

教会

信徒不是单独得救的。上帝总是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拯救一族的百姓,这一族就是耶稣基督的教会。保罗强调,教会能为上帝带来荣耀(弗二7;三10)。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林前十二27)和神的殿(林前三16)。对保罗来说,教会的合一特别重要。因此,他劝勉信徒在聚会时要彼此造就(弗四11-16;林前十二-十四)。圣灵将恩赐赐给信徒,并非叫他们宣扬自己的灵性或恩赐,乃为使他们建造和坚立其他信徒。强壮或软弱的信徒都当思考如何爱人,克制自己避免过满足自己欲望和愿望的生活(林前八-十;罗十四-十五)。

末世论

保罗神学还有一个核心特徵是末世论(eschatology)。末世论绝不仅仅局限于「末后的事」。根据保罗的说法,末后的日子是从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开始的。末世已经来临了,只是尚未在耶稣基督里完成。因此,信徒们生活在已然和未然之间。他们已经得救,但仍等待最后救恩的完全(罗五9);他们现在已经得救,但直到最后才会有最终的救赎,即身体复活(罗八23;弗一7)。因为信徒的身体现今仍是必朽坏的,因此尚不「完美」,仍要等候最后的成圣(腓三12-16;帖前五23-24)。然而,信徒确信未来的救赎。那时,耶稣将再次降临,那些信靠他的人将从死里复活(帖前四13-18)。最后的敌人——死亡将被征服(林前十五26),那些不相信基督的人将面临永恒的审判(帖后一5-10),而那些相信他的人将经历永不止息的喜乐。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新约书信系列的第三篇。

托马斯・施莱纳博士(Thomas R. Schreiner )是美国改革宗新约圣经学者。也是美南浸信会神学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的詹姆斯・布坎南・哈里森(James Buchanan Harrison)新约诠释学教授、圣经神学教授和神学院副院长。他有多本着作,包括《属灵的恩赐》(Spiritual Gifts)。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