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幸或不幸,我来某个网路平台才一年,却见到了好几起网友之间的笔战事件,基本上我都不曾参与,因为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所以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但其中有一次,是位好朋友希望我能给当事人一点建议,而当事人也亲自过来问我的意见,我仍然不是很明了全盘状况,但因对方表示只要他道歉事情就可以结束,所以我就建议他道歉,但却未被采纳,我也就不便再多说什么,可是心中有一个感动,很想谈一谈我对「道歉」的看法。
据我的了解,一般人对「道歉」的认知有几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点是『很多人认为只有做错了才需要道歉,如果我道歉就表示我有错,所以为了证明我没有错,我就绝不道歉。』
但我却认为不管我在其他地方有没有错,只要我有一个动作或是一句话造成了对方的不舒服,我都应该针对我这单一的行为向他表示歉意,甚至有时候不见得是我的方式不对,而是对方太过敏感,我仍然会因为没有顾虑到对方的敏感而向他致歉。
譬如有一次我用悄悄话向一位网友开了个玩笑,却使他生气了,其实当时我自己觉得没什么,如果别人对我那样说,我也不会生气,但他真的觉得被我冒犯,因为他的不悦实在是我造成的,我当然应该向他道歉,而且还感谢他帮助我学习到以后讲话要谨慎,不可以乱开玩笑,对方也立刻向我道歉说他自己反应过度,一场干戈立刻化为玉帛。
第二点是『只有我故意惹你才需要道歉,无心之过是不需要道歉的。』我认为不管有心或者无意,只要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我就应该道歉。例如我很喜欢去抱孩子,有时候因为太热情把他们弄疼了,我都会立刻道歉。有时也会在管教他们时,因生气而声调失控、或说了贬抑他们的话,我也会先道歉再继续管教。(所谓的管教,就只是规劝与教导,而非打骂、处罚。)
在我去年生日时,一位网友专为我做了一幅生日动画送我,我到他的访客簿中留言致谢,被他的朋友看到而引发醋意或是揶揄,我并不清楚,总之他很生气跑来留言骂我,怪我没用悄悄话。我也可以自认委屈,去责怪他的朋友小心眼,或是他是非不分、又未事先告知留言要用悄悄话..,但我知道这样做只会让事情闹得更僵、不可收拾,所以立刻向他道歉,并保证以后留言一定一律使用悄悄话,我们现在也是很好的朋友。
第三点是『如果他也让我不舒服,他没有向我道歉,我就不用向他道歉,否则不公平。』许多时候战火燎原,其实双方都清楚他们有错的地方需要道歉,但只因对方不道歉,或是对方态度恶劣、所以他们就觉得不值得去道歉。
我认为道歉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为,我要不要为我做的事负责任是我自己的价值认定,应该不受别人影响的。难道别人不负责任,我就可以不负责了吗?每个人的价值观、想法、作法都不尽相同,我无法置喙,我只能对自己的价值观、想法、作法负责。所以,不论别人如何,我认为该道歉时就会去道歉。反而这样做的结果常常都能影响对方,后来他们也能向我道歉,或至少态度会缓和下来,很快就恢复和睦。
第四点是『道歉,要嘛就不做,要做就真心诚意。』我见过许多道歉是随口说声 "I am sorry",或干脆只说声 "sorry",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效果不大,无法去除双方心结,反而更添苦毒,因为他会说「人家都已经道歉了,你还要怎样?」真心诚意的道歉是要将得罪对方、造成对方不悦的事说清楚,并且请求并获得了对方的原谅才算数。
譬如我会对前面提到的那位网友说:「很抱歉我没有使用悄悄话,以至于造成你的困扰,以后我一定会特别留意,你能够原谅我的疏忽吗?」如果对方表示无法原谅,我还会继续问他我要如何做才能获得他的原谅?有时候我的家人会说他无法马上原谅,需要时间考虑或是消化一下,我就会过几天再问他。有些伤害道歉一次还不够,需要道歉许多次才能逐渐化解,但这都是该做的。
我写到这里相信一定有一些人会说太难了,他做不来。我想其关键点是在于一般人对「道歉」的认知,认为「道歉」是懦夫才会做的事。但正巧相反,我以为能够很容易地向人表示歉意是一位大智大仁大勇者的表现。
「道歉」不是懦弱、不是基于害怕的心理。而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使你不舒服,本来我就应该要帮助你重展欢颜,所以我向你道歉,请求你的原谅。更高的道歉层次是基于「爱」,因为爱你、体贴你,舍不得你不舒服,所以我道歉。也因为珍惜我们之间的感情,不希望有一丝一毫的阴影,希望我的道歉能使我们和好如初,这是一种「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表现。如同爱是一种选择,「道歉」也是一种选择。
我们家的家训之一就是『一个人成熟的程度是与他道歉的速度成正比』,头垂的越低、腰弯的越下的就是越成熟的麦子,从孩子们幼年起,我不会要求他们的功课,但我会要求他们道歉的态度。事实证明这使他们获益良多,在道完歉之后,那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轻松使人卸除了心灵中的重担,在与人完全无怨无嫌隙的情形之下,日子可以过得何等悠游自在。
有人问及我的婚姻为什么能如此甜美?我的家庭为什么能如此和乐?我想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很能道歉。甚至我也提醒孩子将来择偶条件中,拥有「能够道歉」的好习惯是需要排在非常非常前面的。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棕榈活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