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阅读》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另一世界的传言》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另一世界的传言 书名:另一世界的传言
作者:杨腓力
译者:徐成德
出版:校园


  杨腓力在本书「作者的话」当中就开宗明义说明他是「为了徘徊于信仰边界 的人写了这本书」。一神论、多神论是信仰,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不管在哪一 个社会文化,最初都有一个神圣的信仰。除了共产党的无神论以外,这个世界对 于真、善、美有一种普遍的渴望,而这渴望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真神。如果这 段话引发了你的好奇心,这本书保证可以满足你部分心灵的飨宴。

  作者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书上用历史与生活上的各种小故事,使他的说明 更生动;他也深入浅出地以哲学和神学强化他的论述。而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想大声告诉世人的就是上帝与上帝的国。从漫画到电视,从小说到电影,我们都 可以发现另一个世界的题材,在在验证了人们对于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可是另一 个世界是不可见的,有什么凭据证明它确实存在呢?


◆ 另一世界的传言
  其实另一个世界用各种方式对我们耳语,端视我们是否仔细注意过这些似有 若无的传言。在科学论的今日,我们把世界化约为分子,但我们可曾知道,这些 分子之下的微码是从哪里来的?浩瀚宇宙的巨码,又有谁能带我们一一去解读?

  另一世界的传言也渗入艺文界。对艺术家而言,世界是一个创造。当他们完 成一件别出心裁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对这世界有特别的体认。然而,又是谁给他 们这些特殊的悸动?如果这世界真有一位造物主,他会希望我们咏叹出什么样的 曲调?


◆ 两个世界的拉扯
  我们并不确定是否有另一个世界,也不确定是否有上帝的存在,然而我们的 心里仍有某种渴望。自然的渴望 ―― 例如享受精致蛋糕 ―― 不是上帝要人禁 戒的,反而是另一世界的蛛丝马迹。上帝让我们在今生预尝永恒的芬芳,一切的 美善都指向上帝。而不正常的渴望只会把我们推离上帝罢了。

  面对道德上的挣扎,我相信当下即永恒;当我在当下选择饶恕、慷慨、仁慈 、和善,另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就会有所撼动。耶稣说:「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 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我们探访病人、 安慰朋友、坚定抵抗腐败的世界,注目于表象以下的灵魂之美,另一个世界也在 为我们欢呼。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实际上具有永恒的重要意义。


◆ 自然界之美 V.S.上帝的爱情
  作者的信心也是经过一番挣扎的。他之所以回归基督教,要归功于古典音乐 、自然界之美,以及浪漫爱情。看看 Discovery、动物星球等频道吧,或者看看 你周遭的大自然,看看晚霞、皎月与繁星点点的夜空,还有百花绿树(没有两片 叶子是一模一样的!),或到郊外走走,看看山光水影,你会惊讶于上帝创造之 美,那鬼斧神工的奇妙,是只有造物主才设计得出来的。

  而这位造物主,为了爱,宁可造出有自由意志、会背逆他的人,也不肯创造 唯命是从的机械人。最明显的例子是浪子回头的故事。象徵上帝的父亲以完全的 爱与宽恕来包容不肖的败家子。

  而从旧约圣经可以从另一个面向看见上帝的爱。以色列人一再叛逆耶和华, 有如不安于室的妻子,他的爱却始终不改,一如我们对所爱的人心醉神迷。莫非 ,莫非这就是上帝看待你我的超凡传言吗?


◆ 罪的救赎
  罪也是另一个世界的响亮传言。当我们听闻令人发指的罪行,怒气填膺,这 正是上帝放在我们心里的感应。罪在上帝原初设计中是不见容于这世界的。道德 罪咎苍天可鉴,是再怎么合理化也无法消失的传言。

  罪是一层隔膜,阻挡了上帝当初创造世界的初衷,因此才有十诫的出现。十 诫的规定是要预防罪恶带来的身心灵伤害,然而法律终究不能规定何为良善,因 此耶稣以身作则,用爱使我们得自由,脱离罪的桎梏。当上帝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我们最好顺服他的权威,就像病人信任医生是为了他的健康着想。

  圣经的中心信息是拯救的信息,新约则向我们诉说上帝的恩典,使不配的人 得蒙拯救。每当我犯了罪,我本能地想逃避,但因上帝的救赎恩典,只要我肯回 心转意,我跟他的关系就能复和,不再受罪咎、耻辱缠扰。


◆ 为何要信?
  「邪恶掌管可见的大事,锣鼓喧天地当你的面宣扬。上帝较为含蓄,而必须 要寻找。」(p.209)世上的恶行事实上是由超自然的邪恶左右,不是我们的化约 本能所能轻易解释的。为什么会有残虐的杀人狂?为何会有肮脏的贪渎事件?背 后的催化因子可不光是人心险恶、贪婪那么简单而已。我们真正的挣扎是和那看 不见的力量抵抗。

  希伯来书 11 章 1 节:「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我 喜欢另一种译法:「信心就是对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对不能看见的事能肯定。」 我们在这世上是不完整的人,对于所面临的苦难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但我们可 以选择把信心押注在上帝身上。一个为上帝牺牲、给予的生命是丰盛的,绝对不 是枉然。


注:本文有 80% 系整理自书上的摘要。

【延伸阅读】:
《耶稣的签名》
毕竟有神
认识死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