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霸凌掃出校園

【作者:細拉碎碎念 2012.11.04


六月底,CNN一則報導掀起美國各方的憤怒(註1)。受害人凱倫‧克倫(Karen Klein),68歲,守寡十七年,開校車廿年,最近三年改當校車督察。在校車上,一群初中生對她言語施暴,還拿書打她,而她只能淚眼汪汪地說:「我也是人,你們不應當這樣對待我。」她不曉得該怎麼辦,就只能看著窗外,邊掉淚,邊數著秒鐘,苦等那些孩子到站下車。

現場有人看不過去,把事情經過用手機錄下來,放上網。那些青少年說的話不堪入耳,連播報新聞的女主播都怒不可遏地指出,電視台必須裁剪大部分錄像才能播放,那些孩子對凱倫說的髒話是任何電視台都不能播的,而這些孩子不過是七年級學生(國中一年級)。

凱倫‧克倫耳力不好,在車上並沒聽見孩子所有暴戾和色情的話語;但是當她被請到警局看錄像時,她更加傷痛。其中一個孩子說:「你的孩子們都應該自殺,因為他們不想和你在一起」,尤其傷她,因為她的大兒子十年前自殺身亡。

儘管如此,她仍不肯提出訴訟,說這些孩子不是壞孩子,而這種事是告訴乃論。警方收到從全美各地,甚至英國來的伊媚兒,催她提訴。這些孩子也許真的不是壞孩子,其中有些人可能是瞎起哄,但行為的偏差卻是不容忽視。若不及時糾正,事態可能愈演愈烈,而受害者可能不只是她。

附帶一提,事發沒幾天,就收到全美各地捐款六十萬美元給凱倫‧克倫,讓她遠離環境渡個假。各方熱烈捐款,顯然不只能讓她渡個假,或許也可以退休了。儘管全美經濟緊縮,美國人的熱情、慷慨義行,還是不受經濟景氣影響。

若您認為這是紐約的偶發事件,那您錯了。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挪威和瑞典年齡介於8至16歲的孩子,9%有重覆受欺的經驗,7%自陳偶有或經常恃強凌弱;而英國則有10%-27%有時受同儕霸凌,6%-12%偶有恃強凌弱;並且隨著年齡上升,受害者比例下降,報告老師的比例愈來愈少,但惡霸者比例並沒有相對減少。顯然,隨著年齡增加,霸凌情況並沒有減低,受害者愈來愈不肯上報。除了歐洲,美、加、日、澳洲、紐西蘭都有統計調查,整體而言,校園霸凌受害者介於8%-46%,而惡霸者比例介於3%-23%。儘管各地校園霸凌盛行率各有不同,但這些數字指出一個基本事實,就是校園霸凌是普遍現象。(註2)

孩子被霸凌的跡象

曾志文博士指出,「父母不知道」是造成校園霸凌普遍的原因之一。父母視年齡小,孩子的霸凌行為沒有大礙,並且父母期待男孩要有男子氣概,這些迷思導致父母對霸凌問題的誤判(註3)。

不過,我認為有時不見得是父母的疏忽或錯誤認知,導致不知情。因為孩子遇見霸凌時,多半很害怕,不見得會回家告訴父母,他們可能以為是自己有錯才會招致這樣的待遇,也可能怕說出來遭報復,甚至以為大人解決不了問題。

霸凌問題輕忽不得,愈早處理,傷害愈少。因為霸凌不是偶發事件,不只是一天、而是一學期、一年、二年……。辱罵、嘲諷、孤立成了家常便飯,原本活潑健康的孩子,先是生氣辯駁,後來無力了,不再爭辯,在學校沉默寡言,然後是常缺課,甚至得憂鬱症或自殺;這樣狀況是極可能發生的。


孩子被霸凌是有跡可尋的,諸如:

* 從學校回來,衣服被扯破或書本撕裂

* 身上有瘀青或傷痕,而孩子無法給合邏輯的解釋

* 早上經常找藉口,人不舒服,不肯上學

* 回家肚子餓極了(可能便當被搶)

* 不走平常上學的路,要繞道走,或不肯坐校車

* 哭著睡覺,或作惡夢

* 不喜歡上學,功課一落千丈;尤其若是功課本來就不好,可能會無法忍受上學

* 情緒不穩定,會突然大發怒氣,或是個性變得侵略性,或有不合理行徑

* 孩子的東西常不見,或是向你要錢(要給霸凌者)

* 似乎孤立,朋友寡少,沒自信

* 可能開始霸凌家裡其他的孩子

* 嚴重的,可能會想自殺


父母的處理

孩子被霸凌,父母該怎麼辦?瑪琳‧辛德爾(Marlene Snyder)博士建議,可以採取四個行動(註4):

* 仔細聆聽孩子被霸凌的始末。要認真看待問題,不要過分反應,也不要輕描淡寫略過。

* 不要怪受害者(也就是您的孩子)。好不容易孩子鼓起勇氣說出來,切莫反倒指責他,千萬別反問:「你是做了什麼事,才招惹他們的?」

* 讓孩子感受到家是他的避難所,給他時間處理受傷的情緒。若有必要,要找心理專家協助。

* 鼓勵孩子常常對你說出內心的感受。花更多的時間陪他。常常支持他,鼓勵他,告訴他,你們愛他。


除此之外,教導孩子如何處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辛德爾博士建議:

* 以牙還牙是絕對不可行的。

* 遇到狀況時,鼓勵孩子離開現場,再告訴大人。

* 教導孩子如何安全脫離現場,譬如:跑到看起來安全的住家或商店或教堂求助。鼓勵他和大人或較大的孩子同行,給他電話號碼,覺得可能被霸凌、需要幫助時打。

* 教孩子如何有效報告霸凌事件,如:事件經過,誰幹的,他自己怎樣想辦法解決、他需要從成人得到怎樣的幫助。

抵制霸凌

霸凌的嚴重性絕對不會是一步到位的。為人父母必須教導孩子分辨輕重來處理,尤其孩子步入青少年,遇霸凌事件往往苦水自己吞,不聲張。我鼓勵我的孩子,遇輕微狀況時,要挺身阻止,防止事態繼續變壞;然而,遇暴力出現時,不要以暴制暴,也不要心生膽怯,要學習冷靜離開現場,報告學校或警方處理,才能扼止。如此,惡霸行為可以及早得到糾正,而且受害者可以不再受傷,早得醫治。

遇到霸凌問題時,除了陪孩子禱告之外,我們必須教導他們怎樣為自己站立,怎樣處理,並且鼓勵他們要有道德勇氣,怎樣為別人站立,阻止霸凌。像那位用手機拍下克倫老太太受霸凌且貼上網的年輕人,不但維護了校園正義,也做了智慧的處理,避開可能的受害。

註:1. CNN新聞播報剪輯:http://www.cnn.com/2012/06/21/us/new-york-bullied-bus-monitor/ 2. 曾志文,《親子溝通用心談──如何和孩子談關鍵話題》,第十章「如何和孩子談校園霸凌」,師友月刊雜誌。 3. 同上。 4. Marlene Snyder, Ph. D., What parents can do about childhood bullying, 2012年6月25日下載於:http://www.aaets.org/article205.htm

about 細拉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