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為了進行出版社審書,我拿起盧雲一本名叫 The Living Reminder(暫譯:《活著的記憶》)的小書。這書華人知道的不多,也一直不見有人引介出版,在讀之前,還有點小小懷疑,會不會是因為內容不夠好,所以其他出版同業才沒有出版?
誰知道,書一打開,我就停不下來,不但看得茶不思飯不想,連正常的工作都因此被耽擱了好幾天。這本書好看極了!一直沒有中文譯本,真是華人讀者們的一大損失。
顧名思義,本書主題是記憶,盧雲認為,身為一個基督的門徒,就是要成為一個活著的記憶,不斷地用自己的生命來提醒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回憶起上帝的歷史、耶穌的故事,有多麼重要。
某方面來說,我們全都是記憶的產物。過往發生的一切事情,形塑了我們當下的存在;遇見一件事情,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或舉止,其實都是因為受到了過去某個回憶的影響。我之所以能鼓起勇氣面對困難,是因為在我生命中曾經有過迎向困難最終克服的美好記憶;反之,我之所以膽怯退縮,也是因為多年前的某一個時段,我的努力遭到無情打擊,使我失去迎向挑戰的信心。
因此之故,盧雲用「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角度,來討論記憶,他分析了過往不好的記憶,如何拖累我們的一言一行;也分析了美好的記憶,如何為現在的我們提供活著的力量;更談到正確的回憶,如何能為我們指引未來的方向。
因著這三個角度,基督徒身負的使命,也有了新的意涵。我們要成為活著的記憶,幫助那些過往受過傷害的人,將他們不好的記憶,與上帝的故事聯繫在一起,從更大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自己所受的苦難,進而得到醫治。
其次,身為活著的記憶,我們也要把過去對上帝、對耶穌美好的經驗與記憶,用話語、用生命,去告訴更多的人,協助人們憶起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足跡,從這樣的回憶中看見上帝的恩惠與慈愛,進而將記憶轉化成當下勇敢活著的力量。
最後,活著的記憶更要把聖經中上帝的話語謹記在心,時時不斷回憶起上帝在歷史中的教訓與指引,也不斷回憶起這話語如何成了肉身,行走過人間,用饒恕取代報復、用恩典取代殘暴、用十架取代奪取。藉著這樣的回憶與默想,我們將可以為自己,也為世人找到未來當行的道路。
細細回想過往參與文字工作的種種,我發現,用盧雲所說「活著的記憶」來總結、鼓舞、甚至砥礪自己的文字服事,真是再恰當不過了。我們所出版的每一本書,其實都是作者對上帝、對耶穌的回憶:有的回憶,能幫助讀者將自己過往所受的傷痕,與上帝的故事聯繫在一起(如:《醫治之路》);有的回憶,則是帶我們一次又一次去領略上帝豐盛的慈愛,讓這樣的慈愛成為我們現在生命的支柱(如:《用祝福來著色》);更多的回憶,是對上帝話語的默想與思念,不論是嚴謹的註釋書,是動人的靈修書(如:《復活的力量》),無不告訴著我們,要時時從上帝話語的深井裡汲水,讓這活水成為我們路上的光,指引未來的方向。
是的!基督教文字出版工作的使命,就是要繼續不斷地回想,也要持續不懈的咀嚼,藉著回憶,讓世人再次看見那亞伯拉罕、以撒、大衛、保羅的上帝,如今仍與我們同在。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