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改和等待回覆論文的這段漫長的期間,我常會跟朋友說:「這對我而言,就像是在曠野。不過,也就是在曠野中,我也才認識了一些過去不曾認識的自己。」
知識無法帶來靈性滿足
這段不短的期間,除了照料孩子、料理日常生活的需要,偶爾去講道之外,我的生活沒有什麼特別的行程和任務。這也代表著我還滿空閒的。
確實,這段期間讀了些我有興趣的神學書籍,挖深、整合了一些思考。我知道知識可以滿足好奇心、求知慾;信仰基督必然要有一定程度的知識;知識可以豐富和深化信仰,並且賦予信仰反思方法和內容。但是,這段處在曠野的期間,更帶給我深刻體會的是,僅有知識是無法帶來真正救贖和靈性滿足的!
在這個時期一開始,似乎還可以藉由攫取知識稍微麻痺自己,給予自己部份的滿足。但是,在曠野中,一些平時微小到聽不見的聲音,都會顯得特別大、特別響。各樣的慾望、自我否定、虛空感輪流地佔據著我的心靈,這些原本對我來說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影響我生活的聲音,卻在曠野中響得無法忽視,並且佔據著我的意識,迫使我無法逃離、一個一個地去感受那些聲音帶來的煎熬。
在曠野中,我什麼都沒有。沒有工作、沒有金錢、沒有財產。沒有物質可以給人暫時的安全感。在曠野中,我什麼都不是。沒有抬頭、沒有職稱、沒有成就感、沒有藉由別人的回饋所認知的那個我。沒有讓人賴以認識自己的形象可以標記。
剝開裝飾與頭銜後的體悟
就本能來說,我是想著要逃避這個狀態的,趕緊找工作做、趕緊畢業、趕緊重新回到事奉崗位。然而,今天讀到這段文字,給予我另外一個比較正面的面向,來看待這段曠野的經歷:「當我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就是處於一個美好的狀態,能夠接受來自神的所有一切。」(理查.羅爾,《默觀,看見生命的實相》,台北:啟示,105。)
剝開一切裝飾和頭銜的我,赤裸且貧窮。然而,在「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人,也不是你需要我是的那個人,我甚至不是我需要我自己是的那個人。…先『什麼都不是』,然後才能將自己開放給所有的現實和新的現實」之中。(同上,106)
這樣的經驗,或許在某個層面接近了聖方濟(St.Francis of Asissi)說的「貧窮」(poverty)。當然,沒那麼像,而且基本上,在煎熬中的我想要逃避,且沒那麼正面。只是,此時可以給予仍處在這個階段的我一點意義,能夠繼續向前的鼓勵和安慰。
◎曾刊載於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