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孩子「轉大人」?

【作者:徐敏雄自我與社會的對話 2024.01.21



圖片提供/123RF


最近一方面是我醉心於學習榮格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自己遇到越來越多學生沒有來上課的現象,所以很想深入反思「學生與惡」的議題。因此,我又重新到圖書館翻閱了日本著名榮格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的《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試煉》以及《孩子與惡》這兩本書。

河合隼雄在這兩本書裡提到,當師長們發現學生蹺課或是把自己關在宿舍裡,可能會很快認定這個行為意味著「孩子意志力薄弱」或「學習態度不佳」。但是在河合隼雄看來,這樣的大人只是想趕快「找到壞人」,有個代罪羔羊來降低彼此面對問題的焦慮,但並沒有從本質去了解問題。

如果大人們有機會好好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可能發現表面上看似為「惡」的蹺課或逃離人際關係行徑,背後蘊含濃厚的「創造性」。

因為這些學生從過往十多年強調填鴨式被動學習環境,一下子進入被期待自己安排生活時間、確立生涯方向、建立新人際關係的大學環境,心中很容易產生極大的茫然無助、焦慮挫折,所以他們讓想自己暫時安靜一下,或躲避師長或同儕的眼光。

換言之,蹺課與逃避人際互動的大學生正在掙扎:要不要承認自己高中以前的價值觀或生活方式確實不足,以致需要忍痛改變?但是改變自己不僅會折損自我價值感,還得擔心做生涯決定過程中是否會顧此失彼,甚至最終一場空?究竟要不要「破壞」既有的形象與認同,重新「創造」新的能力?還是停留在同溫層休息一段時間再說……

有了這層瞭解,河合隼雄相信父母或老師就更知道自己當下可以做的,就是陪伴、鼓勵學生一起將這段經歷當成「轉大人」或「毛毛蟲變蝴蝶」過程中必要的混亂與挫折。只要能從件事找到創造性意義,學生就比較不會覺得自己被單純當成懶惰或無能之人,甚至擔心遭到輕視與排擠,也比較容易慢慢找到適合自己重新站立的姿勢。

不僅如此,有時學生或孩子為了獲得獨立自主的感覺,會不惜反抗父母或師長們的價值建議或訂立的生活與學習規範,這樣他們才有機會親身體驗「自己決定」是什麼感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在生活世界裡是否有可行性?如果孩子或學生沒有嘗試錯誤的機會,當長期壓抑的負面能量過大而爆發出來時,就可能造成更強烈且難以收拾的傷害與悲劇。

所以歸根究底,河合隼雄認為:「惡」具有不可思議的「兩義性」,因為不管什麼樣的創造,背後都離不開「破壞」。我們生存的世界已經具有某種秩序,我們若想要在其中創造新事物,就必須破壞舊的事物。不過,如果最終只有破壞、沒有創造,那就沒有意義了。

也因為這樣,河合隼雄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輕率地讚揚「惡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過於簡化地說「沒有惡最好」。因為「惡」的存在經常與「善」難分難解,甚至具有濃厚的弔詭性與相互創造的作用。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或學生正在「破壞」某些既存社會規範,也要進一步反思他們內心想要逃避或「扭轉」哪些錯誤的社會規範?甚至創造怎樣更合乎他們身心靈發展需求的「善」?

同樣地,在「轉大人」的路上,學生們也很像毛毛蟲轉化為蝴蝶般的過程,得先冒著作繭自縛的徬徨、混亂、挫折與恐懼之高度風險,才可能一步步破繭而出、擁有全新生命!過程中,父母和師長們唯有陪伴他們一起面對,而非繞過或消滅這些表面之惡,才能支持他們培養自主性、獨特性和自信心。 試圖消滅孩子身上之惡的父母或老師,為孩子所做了一切的事,結果反倒可能剝奪孩子發展獨特性與生命力的機會,壓抑他們內心「轉大人」的巨大潛力,甚至招致未來更嚴重的破壞反撲。

整理完閱讀河合隼雄《轉大人的辛苦:陪伴孩子走過成長試煉》以及《孩子與惡》這兩本書的心得,我也更明白自己可以怎樣陪伴大學生一步步持續朝著生命轉化前進......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