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我在紐約流浪了半年多,認識一位在紐約大學修讀希伯來語言與音樂的猶太人Yale Strom。他每週一、三、五在52街地鐵拉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全是希伯來音樂。
Yale來自南加州聖地牙哥,祖父母是早年自俄國移民美國的猶太人。直到現在,他的家仍保持猶太人古老傳統習俗。猶太文化對Yale影響很大,他為了收集與猶太有關的資料而自南加州到紐約。每次提到猶太人,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如何殘殺猶太人的史實,Yale心中的憤恨便不由而生,對自己民族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感慨頗深。
Yale的父母曾對他說:「希伯來語曾經是我們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是用希伯來語寫的。若要將猶太文化及信仰傳承下去,就必學習逐漸消失的希伯來語。」Yale始終以猶太人為榮,雖然年紀輕,卻像他家人、像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的人物,大家手持火把奔跑,目地是要點燃猶太傳統文化的亮光。
有一天,他邀請我到86街附近觀賞猶太人的音樂會。當晚,除了Yale的小提琴演奏外,還有我首次欣賞的猶太宗教儀式音樂與舞蹈。透過音樂和歌謠,我感受到猶太人的快樂與哀愁,以及他們生活裡的憐憫、歡樂與狂喜。
優美輕快的旋律,讓整個劇場洋溢獨特文化的氛圍,並蘊藏猶太人濃郁的民俗風。當Yale身穿白色襯衫、繫著黑色領帶、頭頂上戴著黑帽,嘴唇上多了捲曲的鬍鬚,站在舞台上,以希伯來語致詞時,我差點認不出他就是平日在地鐵拉小提琴的Yale。對來自台灣在紐約流浪的我而言,那是很特別又難忘的一個音樂會。
當晚,觀眾不多,除了我,全是猶太人。我像是身處猶太人部落,深深感受到猶太文化的強烈宗教傳統。從節目內容才知道,猶太人是重視歌謠與故事的民族,在亡國流離期間,他們全靠謹守宗教信仰、重視傳統文化,而將民族文化的資產代代相傳下來。
屋頂上的提琴手
後來再和Yale見面,沒想到我們所談盡是圍繞猶太人的話題。當年25歲的他,像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裡的人物化身。談到在地鐵演奏,幾次被警察取締、開罰單,他就像電影中的老爸泰維Tevye,為夢再辛苦都要堅持走下去。
我問他要上課又在街頭四處演奏,可曾有壓力?他說有過矛盾,但想到祖先們遭受壓迫屠殺,卻樂觀、自信,甚至是高傲的性格,不覺領悟到有磨難就更懂得珍惜愛。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以音樂及文字傳承美麗的猶太文化。
不是很喜歡紐約的亂與髒的Yale,很想念聖地牙哥的家。他說,每當從家中遙望海洋,就置身在自然與不拘型式的自由中。母親的紅豆湯以及逾越節的主食無酵餅(Matza),是他最愛的猶太人食物。
有日,他請我品嚐以麵粉和水做成的無發酵麵餅。他說,這看似平淡無味的食品,其實有著深遠的紀念和象徵意義,提醒後人要紀念先人的苦難。外表扁平不起眼的無酵餅,則是提醒他們做人的態度要不驕而謙。我邊吃邊聽,不由得懷念先父愛吃的北方傳統乾糧──槓子頭。
他提及生命成長的種種美好回憶,不覺又談起《屋頂上的提琴手》的故事。他說,這部電影不僅探討猶太人傳統與現代思想,也蘊涵動人的親子之情、男女之愛。他的父母就是主角泰維與他妻子的化身,重視「以傳統來平衡」的道理。就像傳統猶太人,認為「失去傳統就是失去平衡,優美旋律就消失了,猶太人就不再是猶太人。堅持傳統的傳承,不僅合乎上帝所賜予的期望,也會讓世人更瞭解猶太人。」
日前,自台灣返回洛杉磯的飛機上,我重看了《屋頂上的提琴手》,當老爸泰維皺著眉頭,痛苦卻又無奈的喃喃自語:「我怎麼能接受他們,我怎麼能否認自己的信仰,我怎麼能背棄我的信念,再退讓下去,我會崩潰的。……」不禁想起86歲老母與幾位為了教育、信仰、文化、歷史傳承,而在各自崗位努力的朋友們。傳統文化與時代潮流碰撞時,相信必有矛盾與堅持的衝擊,甚至痛苦。因在現實生活裡,傳統若拿捏得不好,往往遭來「頑固」「死硬派」等抨擊。
電影劇情發展到最後,是猶太全村被迫遷移。當三女婿費耶卡決定帶著太太卡娃離開俄羅斯遠走波蘭時,他對泰維說:「有的人被勒令趕走,但有的人是被沉默趕走。」這句話讓老父親聽了,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感。
他雖然仍繃著臉,卻在兩人離去前,以「願上帝與你們同在」的虔誠祝福,送給原本不能接受的異教徒斯拉夫人女婿。三女婿一句「無法與沒有人道的人(編註:當地政府)住在一起」的真心話,打動了原本堅持「猶太人不可與異教徒通婚」的泰維。自古至今,從生活與報章雜誌,不也時時有父母拒認孩子所選的女婿或媳婦嗎?親友或政治人物常僅為了信仰與政治不同、背景不同,語言與肢體暴力不斷出現嗎?
三十年後重看《屋頂上的提琴手》,因生活歷練與挫折,我多了省思與感動。體會到不管是面對傳統或現代或不同事件,我們都需要有生命的愛,真摯的感動與堅定的信仰。
有心的傳承者
在台灣經營出版社的老郭與來自越南的詩人朋友,一直努力想將熟悉的台灣和越南的人、事、物,以文字或圖片作完整的報導。藉這樣的傳承,讓下一代對自己生長的土地有所認識。
企業家徐永泰1974年獲得英國牛津大學的哲學碩士,2003年出版了一本膾炙人口的《牛津留痕》。2006年,以近60歲的年齡再回牛津攻讀經濟史博士(D. Phil.),並再度執筆寫了《中國人應當認識的英國──徐徐道來》。為的是讓中國人在未來的歲月裡,選擇一個健康的方向,理性的道路,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成為世界的理性榜樣或趨勢。
生長在醫生世家、自幼即接受基督信仰的華姐,不但信仰虔誠,並關懷弱勢與年輕人。她感受到科技潮流,容易讓人迷失在十字路口,覺得有責任與義務,將文化與信仰傳承的意義告訴大家。她希望將這樣的理念融入藝術,配合聖經金句,做成書籤送給親友。
科學家鄒哲與妻子Jean,三十八年前在自家的車房開始廣播工作。一步一腳印地,藉由廣播、錄影、網站,將上帝的福音傳遞到各地。當「佳音社小博物館」開放時,鄒哲指著陳列的各式各樣陳舊錄音與錄影設備,述說點點滴滴往事,不少參觀者被感動。他雖已年近70,但為了信仰的傳承,仍辛苦奔波。
傳承、傳承,傳承的聲音發自不同種族、國家。因有心人的積極努力,我們有幸從他們身上看到寶貴的文化遺產並得到激勵。猶如Yale所言,猶太雖是苦難的民族,但因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以及明白文化傳承的重要,以致能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3-14)。
重讀當年與Yale對話記錄,《屋頂上的提琴手》裡的畫面、紐約地鐵Yale演奏的希伯來音樂,餘音繞樑揮之不去。
本專欄與傳揚網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