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先生」(Faith)與「賽先生」(Science)的關係,在歷史上究竟走過哪些階段呢?在開始探究其他現場之前,我們需要先意識到過去走過的路,是如何走到我們現今時代的,方知賽先生其實可能也會默想禱告。
|
〈從未來的觀點看〉 楊腓力 2020.03.22
因著復活節星期日所發生的事情,那最黑暗的星期五如今也被稱為是好的;也是因為復活節發生的事情,基督徒有了盼望,終有一天,神要恢復這個世界,在祂的治理下,世界重新回到其應有的位置上。
|
我在主面前深深的悔改,慚愧地承認自己雖然成長在富裕之家,畢業於韓國長老會神學院,卻沒有勇氣去貧民區或基層牧會。
|
相較於當年斯托得所採取的教會成長策略,我們可以發現,在鼓勵會友多方面接觸新知、邀請專業基督徒發聲這兩方面的成長,至今仍不太受到華人教會的重視,也導致許多專業事奉的基督徒,常常覺得自己在教會裡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和餵養。
|
〈酬勞與恩典〉 陳濟民 2020.02.09
保羅為讀者界定「恩典」最基本的涵義。對他而言,恩典就是不工作而得著酬勞。第5節則更進一步指出,在因信稱義的事情上,上帝的作為非常特別—祂稱不敬虔者為義。
|
信仰的核心,不是:哪一塊地?而是:那一位彌賽亞耶穌。
|
這不是巧合產生的,而是藉由紀律而來。在生活中,如果想要把任何事情做好,都需要紀律—學習樂器、操作拖拉機、演講、經營孤兒院。要活得有智慧,更是如此。
|
對神開放,就是放下自己對婚姻狀況的執著,把獨身或已婚都視為神愛的禮物,喜樂領受神無窮的愛,繼而愛別人。
|
倦怠、憂鬱症已經漸漸成為現代文明的常態,與其激勵別人或自己「正向思考」、「正面一點」,我們是否輕忽了整個社會結構的壓制,反而適得其反?駱頴佳透過分析《倦怠社會》這本書,要我們正視資本主義社會的沉重問題。
|
〈以「溫柔」來護教〉 魏樂德 2019.08.11
愛將幫助我們清除任何只是想贏的渴望,不致成為一個自以為義的知識分子,對他人的意見和能力充滿輕蔑。「謙卑的心」(tapeinop-hrosunen),是每一位想要為基督辯護的人,必須具備的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