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前期文章索引】

为人性的神学催生—上班族的救赎〉 叶仁昌 2001.09.30

几乎没有一件事情,比上班工作更占有一个人的时间、精神、体力与才干。所以,如果我们要问,一个日益迈向现代化的台湾社会需要什么神学呢?答案之一,是这个神学必需对普遍而膨胀的上班族产生意义,带给他们安慰,指导他们生活。

入世圣召—文化使命的诠说(终)〉 叶仁昌 2001.09.16

「圣工」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它是否为教会的活动。即使是社会与凡俗世界的活动,若是我们为了上帝的荣耀、按照上帝的旨意,并且依靠着上帝的恩典与能力而去参与和从事,那就是在作「圣工」了。

入世圣召—文化使命的诠说(三)〉 叶仁昌 2001.09.02

衡诸今天的台湾教会,虽然少有人敢公开承认以牧师及传道人为「圣品」的观念,但宗教改革以来的「信徒皆祭司」的信念已经名存实亡,甚至返回到「旧教」的错误了....

入世圣召—文化使命的诠说(二)〉 叶仁昌 2001.08.19

现世虽是受咒诅的,世上的一切也都要过去,但人在世上照着上帝的召唤所作的一切,不仅超越了咒诅,也绝不随着这个必朽坏的凡俗世界而一同消散逝去....

入世圣召—文化使命的诠说(一)〉 叶仁昌 2001.08.12

迟至今天,台湾教会在社会中仍然好像是个「异文化」,她并没有在这块「福尔摩沙」的土地上落实生根....

泛灵主义下台湾教会的神学贫乏—期待台湾神学的突破(终)〉 叶仁昌 2001.07.29

神学就是一座「桥梁」,联结起上帝的启示与当代的社会、文化及人心。因此,每一个时代与社会都必需要有专属于它的神学;而神学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拆桥、修桥与搭桥的改造过程....

泛灵命主义下台湾教会的神学贫乏—期待台湾神学的突破(四)〉 叶仁昌 2001.07.22

真正的宗教情感是清醒的敬畏与颤栗(Mysteriumtremendum),而不是恍惚(stupor)。无奈,如今一种缺乏省思、检证与评价的情感宣泄,竟成了所谓的教会复兴景况....

泛灵主义下台湾教会的神学贫乏(三)〉 叶仁昌 2001.07.15

泛灵命主义又无可否认地是台湾教会圈中的一种主流现象。它甚至就如同传统中国的专制般,似乎也是一个动摇不得的「超稳定结构」。并且,现今在流行的灵恩运动下更是交互影响、变本加厉了....

泛灵命主义下台湾教会的神学贫乏(二)〉 叶仁昌 2001.07.08

台湾的这种泛灵命主义曾经有过最劣质化的发展,就是教会圈内充斥着追求「属灵」与「经历」的氛围与术语,以及达成此一目标的成套的标准答案。表面上,它好像是灵命更新,实质上,它是灵命更新的真正死敌。

泛灵命主义下台湾教会的神学贫乏(一)〉 叶仁昌 2001.06.24

基督徒经常以为未信主的人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其实,他们自己十之六七也说不出生命的意义。有时候,甚至比未信主的人更茫然。我们必需承认,他们往往只是学到了一堆术语、歌曲和许多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