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总是把用理性将情绪挡在教室外,担心它会破坏教与学过程中逻辑思考的严谨度,但真实生活不也是喜怒哀乐交杂吗?
|
〈新学期新希望〉 徐敏雄 2016.09.18
新学期新希望:帮助学生为自己做出最佳生涯抉择,而非爱上我这门课
|
因应同学多元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包容课堂上诸多差异产生的不舒服,才是在坚持教育理想,而不是逃避困境。
|
迷过路的人最知道迷路的感受与原因,设计出来的导航系统也更能贴近「迷路者」的需求
|
很多人觉得课堂、学校或社区不是一个「被接纳」的「听」的环境,才大量降低「叙说」的意愿
|
无论老师和学生都很难去肯定或操作自己认为「不对」或「没价值」的事情。
|
小时候看《伊索预言》总肯定蚂蚁批评蝴蝶,但我才发现蝴蝶才是最佳的「教与学」典范
|
缺乏考验的「心」就像长期荒废的脑子或没有运动过的僵化肌肉一样成为死肉
|
如果我是透过言行举止来判断「好坏人」,当他真的做了些「好事」时,我为何很难接纳他是「好人」?
|
〈放了自己吧!〉 徐敏雄 2016.01.17
明白不同阶段的真实局限,适度地原谅自己,给自己合宜的标准,才能从失败的伤痛中慢慢获得自信...
|